Navigation menu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黄石,这句话不是口号
这是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
⬇️⬇️⬇️
一家民营企业扎根县城25年
从卑微的出身到权力的领导者
投资15亿元的智能终端项目
从对接到签约仅用时43天
阿楚商务会议
收到超千亿元“回家礼物”
……
在它后面
黄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态度。
长卷如歌,饱含春秋。行走在黄石,变革的气息扑面而来,创造的脉搏响亮跳动,一幅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画卷徐徐展开。
葫芦在山里
在铜都大冶,大冶市政服务中心(市民之家),电子大屏实时显示全市政动态。一个审批进度、群众经济诉求、资源调度等信息一目了然,让城市管理的“神经中枢”更加灵敏,决策更加准确。
大冶市政务服务智能化自助服务区
“我们把原来的15个专门窗口整合为7个‘全方位’综合窗口,政务服务宗旨从‘大部分走一趟’升级为‘一次不用走一趟’。”大冶市市政服务中心窗口业务经理夏玉婷说。
今年2月,大冶牵头在全省建设县级服务中心,打破了传统行政审批的界限。通过设立金融、人才、公共资源交易等7个“嵌入式”工作室,为企业从孕育、诞生到成长、壮大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大冶城务直播间
改变即将来临!采取金融服务以工作室为例:“Turn Turns”链接了15家金融机构。截至目前,已有61家企业获得授信超过50亿元,贷款周期缩短60%以上,融资更加高效。
真正的改变超越了“一窗通达”的物理空间。更深层次的“一键审批”“无需审核即满意”需要化学深度融合
大业对各级惠商规则进行了“颗粒化”分解,准确归类为“无需分析即可享用”、“申请即享”、“承诺承诺”三类。其中,“无需审核即可享受”的单品有112件。企业无需申请。系统通过对比数据自动筛选。符合条件的保单资金就像“红包”一样,通过商务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平台直接划入企业账户。
大冶市企业升服务中心
截至目前,平台已受理业务相关事项3.5万余项,平均审批时间缩短65%以上,为164家企业兑现资金1159.63万元,让企业真正感受到“审批无心、服务有心”的舒心。
大冶市企业服务中心建设商务服务中心,实现系统集成“大跃进”中单一对象的“点突破”的实践和探索,是黄石着力打破“数据壁垒”、打通“服务拥堵”、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增值改革的典型范例。
比如,在智能辅助评标改革方面,黄石在全省率先推广小型建设项目智能交易核销。成功后,通过强化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跨行业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服务公共资源行动,实现交易业态升级、降本增效。
黄石人民的家园
资料由市政服务管理局提供
到现在为止
智慧辅助评标改革
共62个服务交易项目
平均周期由传统的数十天压缩至6天
资金节省率达16.2%
建成
“流程更简单、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智能交易业务业态
改革价值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只要公司有想法,我们就会想办法!”在黄石,从联络点的领导、“保姆工程”到各个保障部门,这句话不仅是服务的承诺,更是真正意义上的行动。
10月31日下午,黄石大道延伸段,湖北网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安科技”)工厂内y”),智能生产线全速运转,力争年产值5亿元。
湖北网安科技有限公司智能数字化生产系统
网安科技于2000年落户黄石港区,是一家发电公司。谈到选址,网安科技总经理王超笑道,“二十多年来,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搬家。”
是因为不想长大,还是为什么? “该区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完善的配套设施,还引进了下游供应链企业,在我们生产线升级的关键时刻为我们提供了雪中送炭的帮助。”王超介绍道。
去年,网安科技计划新增两条智能生产线。黄石港区相关部门反应迅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帮助该公司协调银行贷款。新生产线投产后停顿后,网安科技产能提升20%,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如今,网安科技在黄石港区的技术越来越深入,一、二次熔断器柱上断路器、一、二次熔断环笼的市场占有率连年走在行业前列。
同样感受到“黄石温度”的还有深圳市卓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创智能”)总经理林胜超。他的公司投资15亿元的智能终端制造及跨境电商总部项目,从最初对接到成功签约仅用了43天。
目前,该项目已在铁山区开发区启动,拟建设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产品专用生产线,并设立跨境电商总部。后 p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30亿元。
“扎实的产业基础、良好的营商环境、周到的服务是我们布局中部、回鄂的关键。”林胜超还记得,铁山开发区区主要领导曾3次到企业视察,两次邀请企业来黄实地考察。围绕企业需求定制专项实施方案,全程有专门服务团队跟进。
大冶湖高新区
从“管理者”到“赋能者”重塑身份的本质是从“控制结果”走向“激活价值”,让每个个体都能成为成长的主要动力。
肥沃的土壤上,成千上万的树木茂盛生长。优化营商环境,既需要管理到位,又需要管理有效;它不仅响应请求,而且不干扰与任何事物;它不仅提供了制度,而且提高了执法力度。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黄石按照“同一对象、同一时间、应联动”的原则,设立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的执法主体,对同一监管对象进行联合检查,将“全面检查”从制度设计转向具体实践。
黄石市司法局介绍“推进扫码进户、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推行“扫码进企业”机制,规范行政检查,是解决以往“交叉实施、多重实施、重复实施、随机检查”问题的关键举措。今年8月,黄石建立了分级管理的“扫码进企业”系统。5个与企业相关的检查项目,准确录入全市41万余家企业、1240个检查项目信息,推动事前亮码、事中留痕、事后分析闭环发展。
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曼丽介绍,“扫码进企业”系统建立后,执法人员要先报备、上传数据,然后才能进入企业检查。执法人员进入企业检查前必须“出示二维码”。企业扫描二维码后,可以实时查看执法单位、检查项目、法律依据等内容。检验结束后还可以在线查询,实现检验过程的全程跟踪和追溯。
企业代表畅谈“Scanni”带来的便利扫码进入企业”
市司法局提供的信息显示,“扫码进企业”系统自今年8月上线以来,已记录行政检查和非行政检查700余起。执法人员主动出示证据率99%,文明执法率100%。
黄石市金华大酒店经理吴满金表示,这种公开透明的行政检查,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让政企共同前进的每一步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黄石金花大酒店
黄石楚商大会意义深远,是楚商回乡、分享家乡情怀的文化盛会。是资本与项目的精准对接,是产业与创新的深度融合,是发展的动力。黄石的生意在外界是不存在的。
会议现场
在近期著名的湖北(黄石)私募商务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上,海天增私募股权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罗先志深情地说:“点石成金的地方,让人感受到良好的人文关怀、创业生态和发展活力。”
“黄石彻底颠覆了人们对工业城市的传统印象,气氛非常好,风景也很美,适合发展绿色产业!”这是盛隆电气营销副总裁叶晓峰在黄石实地考察后给出的真诚评价。作为再次来到黄石的企业家,他对黄石的投资环境赞不绝口。
环境如水,发展如鱼,海阔凭鱼跃。黄石不仅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透明的法制环境、信守承诺的信用环境,更严格打造亲商、安全的人文环境。
黄石团城山
校友座谈会为小镇带来智慧! 10月24日,阳新镇3000p智能计算中心300p项目pillowg期启动。该项目为县域制造业升级、农业现代化、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卓越的算力支撑。
江苏震宇智能计算科技公司董事长柯杰是阳新一中2003届毕业生。参加“校友回归、共同发展”座谈会后,他直言家乡的山更清、水更美、人文环境更好。 “现在正是回国创业的好时机。”
点石成金的地方,全国文明城市。近年来,黄石市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紧密的政商联系、温馨的营商环境,凝聚政府和自我共识,用文化软实力赋能营商环境,让城市更快更热地发展。
华新1907文化公园
废弃的黄石港外贸码头改造成城市新外滩,华新水泥厂旧址改造成华新1907文化公园……黄石文化遗产、旅游休闲、健身文化竞赛体育赛事、商业街区等城市荣誉越来越多,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秋冬之交,捷安泰智能电子(黄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安泰”)位于开发区铁山区的SMT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小时速度。
从项目签约到开工建设再到批量生产,仅用了5个月时间。同年签约、同年开工、同年投产的“黄石速度”再现。 “一期投资的黄石总部和生产基地,我们可以自由接单。”捷迪总经理叶波说。
大冶湖核心区
平安是生命的完美;小镇是情感的归宿。捷迪的信心不仅来自于公司对市场的清晰预判,更来自于对铁山区精心营造的环境和安全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和坚定信任。 “达产后,高端数字电源模块年产量将达到67万片,年营业收入预计将超过1.5亿元。”叶博说道。
商业环境就是生产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先进生产力和关键竞争,也是新生产力发展的沃土。第三届黄石楚商务大会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黄石民间投资增长20.5%,位居全省第一。
未来已来,奋斗者胜;路途不远,先动者自来。站在“十四五”和“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黄石正以实现规划的勇气、乘风破浪的勇气、及时取得胜利的韧性,在服务和推进支点全省建设的通道上全速前进!
。
GT;新闻评论
商业在文学中蓬勃发展
□ 鄂东回顾
城市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简单的“我给你”,而是双向成就、相互滋养的象征。政策受益企业一一落实,便利企业举措落实,帮商服务热情周到……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当前,区域营商环境竞争已超越拼资源、拼补贴、拼地价的“硬竞争”,进入了拼文化、拼生态、拼规格的新赛道。商业的成功靠文化,标签的滋养和寄托离不开文化的长期滋养和精神强化。
用文学塑造灵魂,讲好城市故事。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全过程中,总能默默地读物、融会贯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而且可以抓住发展成果,重振增长潜力。要深入挖掘城市人文历史,讲好城市文化故事,培育嵌入文化行为,让文化成为城市吸引企业和经济资源的独特标志。
温暖文学之心,深化温暖沟通。要继续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深化政企“早餐会”、“下午茶会”、“双千”、“周末一把手亲临工地”等专题活动,定期解决企业的“急、难、急”问题。推广“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服务,聚焦项目推荐、谈判、签约、开工、施工、投产等关键环节,让企业在每个发展节点感受到服务关怀和温暖。
提高写作能力技能,做好服务细节。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承认企业家的贡献,尊重企业家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创造价值,把企业家当作自己的家人,把经营活动当作自己的家庭活动,以精细化服务打磨营商环境“软实力”,用细节赢得市场主体,推动形成更持久的吸引力、更成熟的创新创业者认识力。
优化营商环境是时报给出的新主张。只有与最好“对标”、与最强“较量”、与最快“赛跑”,才能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取得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