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出现积极变化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 杨曦)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2025年10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统计局价格新闻发言人付令辉在会上表示,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出现积极变化,主要体现为月度涨幅扩大、年头由降转增。从环比看,10月份CPI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CPI环比涨幅扩大主要是国庆、中秋期间消费扩大和工业品价格上涨所致。首先,假日旅游需求旺盛,带动交通、住宿价格上涨。 10月份服务价格环比上涨0.2%,影响CPI涨幅ich环比上升0.07个百分点。其中,酒店住宿、机票、旅游价格环比分别上涨8.6%、4.5%和2.5%。其次,节日食品需求增加推高食品价格。 10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其中鲜菜、羊肉、鲜果、虾蟹、牛肉价格环比上涨0.5%至4.3%。三是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 10月份,不含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环比上涨0.3%,影响CPI环比上涨0.07个百分点。从同比看,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3%。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涨幅连续六个月扩大。消费者价格同比由降转升,主要是由于国内市场供求关系改善,服务价格、消费品价格回升。一是服务价格涨幅扩大。国庆、中秋假期重叠,文化旅游、文化体育增加,带动服务价格上涨。 10月份,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机票、酒店价格涨幅较大。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持续,高质量社会服务需求增加,也带动服务价格上涨。 10月份,医疗服务、护理服务价格均保持小幅上涨态势。二是工业消费品价格继续上涨。促进消费专项行动有效实施依法依规管理企业间公平竞争,推动工业品价格上涨。 10月份,不含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2%,涨幅连续六个月扩大。其中,家用电器、耐用消费品和家庭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2.4%至5%,汽油车价格降幅收窄至2.3%。三是粮食、能源价格下跌影响有所减轻。我国粮食等产品供给充足,随着国际能源价格下降趋势的输入效应,今年以来国内能源价格持续下降,对CPI影响较大。 10月份,食品、能源价格降幅均收窄,对CPI下降趋势的影响有所减轻。 10月份,食品、能源价格同比分别下降2.9%和2.4%,涨幅较大降幅较上月分别收窄1.5和0.3个百分点。此外,国际金价上涨的传导效应也影响着CPI的复苏。付令辉表示,总体来看,在各项措施的作用下,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呈现积极变化,建立物价合理回升态势,但市场需求尚不充足​​,物价总体在低位运行。下一阶段,要继续扩大内需,深入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推进重点行业产能管理,改善供需关系,促进物价合理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