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menu

新闻中心

湖北主导制定了87项国际标准,参与制定了占全国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子异、钱慧玲来信、郭珊珊)你知道吗?湖北企业和高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600余项、国际标准87项。从10月11日举行的第56个标准日湖北主题活动中我们了解到,从人工智能到6G网络,从光通信到电动汽车,越来越多的“湖北标准”成为“世界规则”。标准是“通用语言”和“超级连接器”,产生互不伤害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成为“产业催化剂”,让企业在行业竞争中拥有“话语权”,让“土特产”和“高端、精尖”产品把玛吉奥做大做强;搭上“绿色快线”,规模结合,降低社会总成本,确保产品可替代、服务可联动、数据可互联编辑。定于每年10月14日举行的世界标准日,就是为了凸显“隐形基础设施”给我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高效,并鼓励大家制定更先进、更开放的标准来应对未来的挑战。活动现场,湖北省市场监管局“亮出”了一份引人瞩目的标准证卡报告。目前,湖北主导或参与制定和修改国际标准87项。 2024年以来,湖北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修改25项,位居全国第九、中部第一。在切割科技领域,湖北牵头制定了《标记语言训练数据的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的语义认知网络要求》等国际标准,掌握了大人工智能、6G网络模型等技术的政策制定权。就反面而言按照国家标准,湖北的排名位居全国前十。 2024年,湖北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812项,总数5627项,占全国标准的25.7%。从汽车到无人机,从充电桩到3C数码产品,湖北承担了“两新”领域24项国家标准起草任务,推动产业升级、对接市场。 2024年,湖北省将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和变更,主要涉及车辆、机械、电子元件、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反映湖北主要产业发展情况。其中,湖北参与制定和修改汽车领域国家标准72项,占该领域国家标准总量的70%,位居全国前列,展现了湖北作为汽车制造大省的实力和底蕴。 2025年,湖北将资助国际标准10项、国家标准25项、省级地方标准85项、省级专业技术机构25个,涵盖高端制造、绿色能源、数字经济、公共服务等多个重大领域。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