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igation menu
10月20日,数百名工人在宜昌楚能新能源80GWH新一代锂电池项目施工现场辛苦劳作。
毗邻楚能一期的新项目,从合同签订到9月6日正式开工,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再次刷新了项目主体建设新的“宜昌速度”。
从2022年落户到现在走在行业前列,楚能新能源以裂变式形成,在宜昌这片沃土上谱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领先价值,抢占行业新赛道
“我们不关心价格,我们关心价值。”楚能新能源董事长戴德明表示,公司高质量发展源于对未来的准确判断,大胆投入创新,吸引顶尖人才坚持自主研发,让楚能产品经得起考验。市场竞争激烈。
这一价值理念贯穿于楚能的发展历程中。今年以来,楚能加速发展,新增订单超过80GWH,月出货量超过8GWH。能源电池销量已跻身全球前五名,动力电池月装机量突破3万台,跻身全国前十名。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楚能产品在市场广泛应用的有力体现。
楚能新能源宜昌80GWH新一代锂电池项目于上月底开工,规划产能达80GWH。重点生产动力、储能电池PACK模组以及能源管理系统的研发和生产。
▲9月26日,楚能新能源宜昌80GWH新一代锂电池项目在龙泉镇正式开工建设n,夷陵区。
项目建成后,宜昌楚能总产能将达到145GWH,成为湖北单相产能最大的锂电池生产基地。预计年新增产值超过2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6000多个,进一步巩固在新能源赛道的领先地位。
宜昌服务,“加速”工程落地
“宜昌一流的速度和服务温度是我们决定打动投资心思的关键。”戴德明表示,从一期工程的快速投产,到新项目破纪录的建设,这背后是宜昌对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
为确保项目快速实施,宜昌市及区政府高度重视,高水平推进。他们成立了专门的项目服务团队。敬业的团队成员致力于站在第一线,把服务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围绕立项、构件保修、施工协调、征地拆迁等提供全天候、全周期的“保姆式”服务。
政府部门通过并联审批、短期受理等机制的创新实施,压缩了原本需要几个月的审批流程,为项目建设和企业抢占市场先机赢得了宝贵时间。正是这种“服务员”的服务精神,让企业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9月24日,楚能新能源宜昌80GWh锂电池项目施工现场。林晓的照片
产业共生,构建发展“生态圈”
楚能新能源的快速扩张,有力带动了产业链上企业的潮起潮落,加速向宜昌集聚。
楚能新能源积极发挥作用“链主”与诺德股份、科达利、杉杉科技、新洲合作,与邦邦、贝特瑞等多家行业龙头签订订单,涵盖铜箔、结构件、阳极材料等领域,进一步巩固了“领先”地位。
▲楚能新能源宜昌基地电芯车间。
合作社的紧密联系,不仅保证了自身供应链的稳定,而且形成了雄厚的产业基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落户宜昌,形成了“龙头引领、链条共生、集群发展”的良好局面。
目前,依托楚能新能源、邦普时代等龙头企业,宜昌已建成从上游原材料、中游关键材料到电芯电池及末端回收的全产业链闭环。
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千亿级产业正在形成。f e.g.igi加速崛起,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